近日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福州工务段平潭大桥工区的工友们
携带爬索机器人
来到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桥面
对大桥的主跨斜拉索进行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
这次检查时
使用了一项“秘密武器”
——PG-17-30新型高效爬索机器人
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它的风采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 全长16.34公里的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所在位置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风暴海域之一,海域环境复杂,风大、水深、浪高,每年6级以上大风超过300天,7级以上大风超过200天,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对桥梁的冲击力也呈几何倍数增长,给大桥检修特别是斜拉索检修带来很大挑战。
爬索机器人是干啥用的?
据了解,爬索机器人全称“桥梁缆索智能检测机器人”,由爬杆机器人公司研发,型号为PG-17-30型,该型号机器人集成先进的驱动系统、视频系统、雷达系统、测速系统、陀螺防翻转系统等,实现全时四驱、爬升返回、自动导航、定向定位以及远程遥控,确保高空检测作业准确、安全、快速。
机器人由主机、遥控装置、图像采集储存系统、图像回传系统和可视化视频监控箱等部分组成,设备操作人员以遥控形式操控机器人,通过电机带动行走轮的升降,摄像机实时采集斜拉索表面的画面,并储存和回传信息,供作业人员后期通过回放检测斜拉索的状态。
这款机器人重12公斤,“身形”是长方体。工作人员先把机器人放到登高车的施工平台上,打开动力、相机电源开关,接着按住“松开”按钮,使机器人的内径大于斜拉索直径,然后工作人员抱起机器人,打开固定开关,使机器人展开后安装到斜拉索上。关上固定开关、打开夹紧开关,机器人迅速收缩,内部两侧的4个行走轮、另外两侧的4个导向轮“手脚并用”,贴近拉索后固定。
工作人员通过动力遥控,控制机器人行走。机器人上部四个角的高清相机,开始采集、储存斜拉索表面状况。机器人工作时比较安静,只发出轻微的运行声。
这款爬索机器人的“身体”,由高强碳纤维构件和自带编码器的电动推杆构成。当天的风力约5级,作业人员顶风前行时稍有些费力,但机器人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
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型号的机器人抗温、抗风,可在气温0摄氏度到40摄氏度、风力小于6级、小雨小雪等环境下作业。遥控距离大于1公里,行走速度可达每分钟10米。
定位精度达0.001米
高清相机是这款机器人的“杀手锏”,相机采用先进的CCD(中文全称电荷耦合元件,可称为CCD图像传感器)技术和工业摄像镜头,在快速运动过程中也能高清成像,对病害的定位精度为0.001米。
在作业现场,只见一台机器人在斜拉索上快速爬行,仅用了30多分钟,一根300米长斜拉索就检测完毕。
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还有个特点:只需一两个人就能快速安装、拆卸。检查完一根斜拉索后,工作人员操控机器人下降到施工平台,拆卸后迅速转场,检查另一根斜拉索。
以前没有机器人的时候,只能使用望远镜人工观测,不仅人身安全有风险,且斜拉索顶部及外侧无法观测到,一天只能检测4根斜拉索。现在项目投入使用这样的机器人,仅用15天时间,就可以把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的304根斜拉索检测完毕,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有了这款机器人,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其他关键部位的检修中,现场检测人员:“我们工区有16名职工,现在大家习惯说我们是‘16+’,因为机器人也是我们的‘工友’!”
文章来源:
腾讯网 https://new.qq.com/rain/a/20221116A04SVL00.html
中国路桥网http://www.cnbridge.cn/html/2022/news_1117/208126.html
《人民铁道报》公众号
《平潭时报》>> 第3595期 >> 002版 要闻